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体系,丰富的教学内容和资源、灵活的教学方法、现代化的教学手段、多元的考核方法、现代化的实验设备、立体化的教学环境,提升了学生的实验体验,为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条件,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积极性。97%的学生认为物理实验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;73%的学生认为物理实验最重要的是能培养科学思维、探索精神;89.4%的学生认为,物理实验类型多样,能选到自己喜欢的实验项目学习;对于创新研究性实验,90%的学生认为通过团队合作和教师指导可达到预期的效果。部分优秀学生通过创新训练课程、竞赛准备、成果凝练等科研和创新实践等,用物理实验模型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显著增强。依托实验教学,学生创新成果丰硕,培养出大批优秀学生代表,后续在学习或工作岗位上有突出表现,示范辐射效应显著。
2、近5年,主要建设成果
①获批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1门、省级线下一流课程1门、省级线上一流课程1门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实验教学示范课程1门;
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、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、二等奖3项;
③出版校级规划教材3部,获省级一流教材1部;
④主持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2项、面上项目1项;主持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指委教学研究项目2项;校级教学改革项目20多项;
⑤获得省级及以上讲课比赛二等奖2项、三等奖2项;
⑥发表核心期刊教学论文20余篇;
⑦指导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100多项、其中国家级项目12项;
⑧指导本科生作品获得省级及以上各类竞赛获奖100余项;
⑨指导本科生以第1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。
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、青年基金5项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。
3、示范辐射作用
①中心建设规划严格执行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认定一级、二级指标和国家级示范中心持续建设指标体系,理念先进、思路清晰,符合当前高等教育发展改革趋势,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先进性,适用于理工科各类实验教学,尤其是以教学案例形式考核OBE教学理念落实情况,实施措施具体有效,具有一定示范作用,可在其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及教学体系实施中推广应用。
②物理实验中心面向全校理工科58个专业实施各类物理实验教学,每年有4300多名本科生受益,有效支撑学校国家级、省级一流专业建设,为各专业认证提供更坚实的基础实验教学保障。
③夏令营活动和中小学生科普活动及各类竞赛培训等,使中心的社会服务功能显著提升。
④中心团队成员通过参加研讨会、发表论文、接待同行交流等形式向校内外传播,拓展成果受益面,对国内其他高校(中国海洋大学、山东科技大学、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、广州工业大学等)实验教学起到示范辐射作用。